『自在由我 深度原创29』B2C碎碎念IV-仓储物流体系成本优化
[来源:] 2010-11-14 21:03:00 编辑:自在由我 点击: 次
这两天连续听到2个坏消息:
1,第三方物流联手涨价,更要命的是首重和续重都涨,两项合计涨幅在20-30%之间。在二次量化宽松的全球大背景下,石油暴涨无可避免,物流成本在11年进一步抬升几成定局。
2,淘宝在大规模高价格收购视频网站的广告,试图抬高这唯一的互联网广告洼地。再考虑到2010年B2C巨额融资造成的通胀,广告成本不是涨不涨,而是涨几倍的问题。
可以想象,成长期占B2C总销售额30%左右的推广费用和15%左右的物流成本同步大幅通胀的2011年,尚未长成的B2C们,在如此成本重压下,将会上演怎样的一场悲喜剧。笔者可以非常确定的断言,最迟在2011年的6月之后,独立B2C必将出现大规模关门潮。
那么,如何应对才能生存?
一, 全力提升老客户ROI和口碑ROI,抵消硬广ROI暴跌的不利影响
笔者了解的绝大部分B2C,都极重营销,在预算/人力上拼命倾斜;但在内部管理和供应链运营上则投入甚少。这样的B2C好似漏斗,上面大价钱灌水,下面四处漏水,只要上面一断水,下面洞又没堵上,客户流光,也就结束了。
显然,没人会否认维护老客户的直接成本比抓新客户要低得多,但在实际操作中,由于老客户维系依赖“如烹小鲜”的持续的多团队精雕细作,很难直接归因与量化,也并非立竿见影,如果最高决策者不提升到战略高度来关注,就很难做好,一般来说,3个月的重复购买率低于10%,6个月的重复购买率低于20%,就有问题了。统计数据和经验数据都显示:3个月不购买的注册用户流失率在50%以上,6个月不购买的流失率接近100%。所以,预算向后道倾斜,分出各级管理者一半的精力盯牢核心用户体验(出库速度,准确率,到货时间,售后服务响应),是性价比极高的ROI提升方案。
其次,降低硬广的投放比例,提升口碑营销的投入。淘宝的评论现象和麦肯锡最近一期的消费者行为研究报告均显示,国人的购买决策模式中,口碑的影响力超过50%。这里的口碑营销,不是简单的弄几个群,发几个贴,找几个达人推荐,而是在做好每一单的同时,尽一切可能激励用户主动帮自己说好话,无论是评论,推荐还是其他任何能够“雁过留声”的传播方式。否则,除非您能弄出Vancl那种29元亏本贴运费人人可穿的杀手级产品—T恤抓新用户,否则口碑营销是提升广告ROI的唯一捷径。
[版权归 自在有我(王稀达)所有,欢迎转载,但请注明出处]
二, 尽快提升日单量,拉低出仓前成本;上规模后采用干线物流+点到门配送,分仓和自有物流来降低综合配送成本。
B2C的供应链成本规模效应异常明显,无论是出仓成本还是配送成本,都是如此:
一个SKU数目几百上千的标准中型B2C,在日均300单左右,出仓成本(仓库租赁+固定资产摊销+工资福利+水电宽带物业+包装材料+填充材料+各类耗材)在10-12块;超过500单后,会降低到10块左右;超过1000单之后,能够降低到8元左右;再往后,下降空间就很有限了,除非做大规模设备投资降低人力需求,快速在几年之内折旧完,像Amazon那样,折完之后才能降低到3-4元。京东目前的出仓成本也在在6-7元之间。
相比出仓成本的有限下降空间,订单上规模之后采用一些手段,配送费用的下降极为可观,这也是大B2C不约而同自建物流团队的两个主要原因之一(另一个是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地区差异太大,给高价也达不到服务要求)。
一般来说,日均单量稳定在2000单以上,就可以在仓库所在地的周边地区或包裹量集中的几个城市,采用干线物流+点到门的配送方式。也就是说,仓库打好包后,批量运送到消费者所在地,和当地的区域配送公司签约来进行配送。相关订单的配送费用能够降低30%左右,因为换手率低,包裹的破损率和丢失率也会大幅下降。但前提是,单量必须稳定,否则成本可能更高。麦考林09年之前大规模采用了这种方式,在重点城市还实现了开箱验货,半退,甚至上门退换货等增值服务。
一般日均5000单以上,可以开始考虑在订单密集,远离总仓的地区设立分仓,前提是满足每个分仓日出库量超过2000单以上。这样才能在出仓成本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同时,大幅缩短配送所需的距离,变长途快递缩短为省内快递。如果分仓再配合干线物流+点到门的方式,配送成本有望继续下降20%-30%。当当的物流体系基本上是这个架构,分仓特别多,因此配送时间相比卓越要短上一些。
日均万单以上,从仓库所在地和重点城市开始建设物流团队,可以一次性将平均配送成本压缩到5元左右,并且可以提供各种增值服务(如开箱验货,上门试穿等)
所以,在损失毛利不损失用户体验的前提下,快速提升单量,是规避长期战略成本劣势的王道。一般来说,成立2-3年内跨过2000单门槛,5年内跨过5000单门槛,是必须的,否则,您的供应链成本,将长期处于竞争劣势,成为心中之痛。
除了成本压力,最重要的生存之道,个人认为还是要把商品弄好,有杀手级产品,性价比足够高,毕竟在未来3年,网购市场的基本格局是:货好,就有人愿意帮你卖,甚至是贴钱卖。
本文纯属个人看法,欢迎拍砖。更多B2C文章,请参见http://blog.sina.com.cn/wangxida0855
PS:再补充一句,听说土豆明年的电商广告一半被卖给淘宝了,sigh。。。
-
我的特产商城经营
看到这个帖子:http://www.paidai.com/displaythread.ph...
- 我的特产商城经营的经历和困惑
- 国庆献礼——电子商务那些事儿(电
- 渠道向左,内容向右:电视该走向何方
- 轻公司与“第六大洲”
- 新手视角:实战!史上最低成本的美工
- 淘宝,是否阻止了中国B2C社会化进
- 管理学二十大经典理论(7-13)(转)
- 网络销售市场的“囚徒困境”